一个小药片,抗心肌缺血、抗动脉硬化、降血脂,全能多效
1、抗心肌缺血: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“胸痹”范畴。病属本虚标实,治疗应标本兼顾。临床上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,脏腑日衰,五脏俱虚,一致气血津液分布失调而致痰瘀护病,且以痰瘀互结为最常见的症状。痰、瘀均为体液代谢的病理产物,痰可致瘀,瘀阻脉络而生痰,痰瘀互结而致病。丹蒌片其处方组成为瓜蒌皮、薤白、川芎、丹参、赤芍、黄芪、郁金等药物组成。瓜蒌皮具有化痰散结、宽胸利气、除痰的作用,尤其善于治疗脏腑的湿痰症状;薤白具有通阳散结、行气止痛的功效;丹参、赤芍起到了活血、祛瘀、止痛的临床疗效,且能消除心脉中的瘀血;川芎具有活血行气、化瘀止痛的作用;郁金具有理气止痛、行气中血滞、血中气滞的疗效;黄芪有补气行血的作用;全方共奏有宽胸通阳,化痰散结、活血化瘀,通阳宣痹的功效,可用于痰瘀互结所致的胸痹心痛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,丹蒌片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-2 (MMP-2)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-9 (MMP-9) 蛋白的表达而不是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(TIMP-1) 使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,促进梗死病变愈合,防治早期心室重构。此外,丹蒌片还能降低血清肌酸肌酶 (CK) 、乳酸脱氢酶 (LDH) 和谷草转氨酶 (AST) 活性,改善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,缩小心肌坏死面积,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稳定细胞膜,减轻细胞膜的损伤程度,减少心肌细胞坏死数量。2、抗动脉硬化:祖国医学认为, 动脉硬化属于“脱疽”的范畴,属于虚实夹杂、本虚标实之症,本为气血虚弱,标为瘀血阻络。“脱疽”多因寒冷、饮食不节及气虚等因素所致,致使心脾肾及冲脉不足,使气血失调、脉络痹阻而出现血瘀不行、血泣不通及血凝不流等。瘀滞不通可见间歇性跛行、疼痛等症状。加之脱疽患者多为老年患者,体质虚弱、诸脏虚损,多因正气不足致使不能行血。元气不足,无力推动,而致血瘀,故临床治疗应以活血散瘀、补气行血为主。丹蒌片是一种活血化瘀药物,主要成分包括瓜萎皮、薤白、黄芪、丹参、葛根、赤芍、川芎、郁金、泽泻及骨碎补等。其中,瓜蒌具有化痰散结、宽胸润肺等功效;薤白具有理气宽胸、散结通阳等功效;黄芪具有补气固表、排脓止痛等功效;丹参具有活血祛瘀、调经止痛等功效;葛根解表、退热,生津;赤芍具有行瘀止痛、凉血消肿等功效;川芎具有活血祛瘀、行气开郁等功效;郁金活血止痛、行气解郁;泽泻泄热通淋、利水渗湿;骨碎补具有补肾强骨、续伤止痛等功效。诸药合用,共奏活血散瘀、调经止痛、行气开郁等功效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薤白的提取物ANBE能有效抑制过氧化脂过氧化脂 (LPO) 的生成,使前列环素 (PGI2) 含量升高,提供过提升血小板内环腺苷酸 (c AMP) 水平,从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。而且ANBE还能有效促进平滑肌细胞中酸性胆固醇酯水解酶活性,从而促进胆固醇酯的水解与转运,能起到良好的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(AS) 斑块形成的作用。葛根的主要成分葛根素具有改善心肌氧代谢的作用,能有效促进血管扩张,改善血液微循环,从而降低血管阻力,使血流量增加,可起补气行血的作用;而且葛根中所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,能有效降低TG与TC,从而能起到治疗动脉硬化的作用。3、降血脂:丹蒌片以益气化痰、活血通络为法组方,又引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中治疗胸痹心痛之经典名方“瓜蒌薤白白酒汤”。方中瓜蒌皮、薤白宽胸通阳化痰散结为君药;丹参、川芎、赤芍、郁金入心通络活血化瘀为臣药。葛根升清既助黄芪之力,又引温肾之品上交于心,亦为臣药。君臣结合,集宣痹、化痰、理气、通滞、养血、化瘀于一体,共奏通脉功效。骨碎补补肾活血,泽泻入肾与膀胱经,泻湿降浊,与葛根一升一降,使得邪有去处,3药皆为佐药。加黄芪补气,气助血行而化瘀以治本。郁金苦辛甘寒,可上行心及包络,为气中血药。川芎辛温入心包络、肝、胆经,可上行头目,下行血海,为血中气药,丹参苦微寒,专入心肝二经,皆有引经报使之功效。如此君、臣、佐、使结合,攻补兼施,泻实补虚,共奏消痰化瘀,血脉和畅,痹宣痛止,标本兼治的目的。现代哟研究证实,丹蒌片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血脂水平,改善血管内皮功能。通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实验证明,丹蒌片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TC、TG、LDL的含量,升高HDL的含量,升高HDL /LDL的比值,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;此外,丹蒌片还可降低血清TXB2、ET-1 水平及升高血清6-keto-PGFla水平,这种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可用于高脂血症。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